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第九期暑期夏令营圆满举行
2023-07-2322282023年7月17日-21日,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第九期暑期夏令营在越秀校区圆满举行。来自全国22所高校的44名优秀学子齐聚实验室,感受实验室文化,探讨学术前沿,共享学术盛宴。
开营仪式,群贤毕至
7月18日上午,“广州实验室-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夏令营联合开营仪式在越秀校区10号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仪式由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冉丕鑫教授主持。
冉丕鑫副主任致欢迎辞。他首先向与会领导嘉宾致以衷心的感谢,对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全体营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本次联合开营的初衷及活动的总体安排。他表示广州实验室与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夏令营近距离走进实验室,接触科学前沿,开拓学术视野,在交流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收获一段宝贵而充实的学术经历。
赵金存主任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介绍了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包括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团队、对外交流与合作等,让学员更清晰地认识了实验室的丰厚学术底蕴和良好科研环境。最后,赵主任表达了深情地期待,希望学员们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能好好感受领悟实验室的科研环境与人文,未来能进入实验室深造学习!
钟南山院士在讲话中结合自身学术科研经历,与营员们分享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是要勇担时代使命,敢于开拓创新。钟院士与营员们畅谈“创新观”。创新不是简单的“论文上的发现或专利发明”,而是“将发明发现经过实践运用于解决问题,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才叫创新”,创新源于开拓。年轻人要勇担责任,当前国际形势下,提高科学素质动力,不单单是热爱,要记住创新的动力是责任,更重要的是使命,在责任使命中培养热爱。钟院士以屠呦呦等我国科学家坚持不懈研发青蒿素为例,解释了使命感责任感对于创新的重要性。“我了解到,屠呦呦现在还去实验室完成一些工作,这说明做科学研究要有使命感”。钟院士同时嘱托营员们作为青年,作为“后浪”,正当其时,要不负所托,踔厉奋发,把成果应用在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中!
二是要尊重科学事实,力行实事求是。钟院士与营员们畅谈“求是观”。在谈到做科学研究时,钟院士回顾了自己参与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过程与经历,告诫学员们做科研应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为坚持尊重事实,后来我们很多证据被证实是对的”。他强调,“权威的意见不一定总是对的,自己实践或亲眼看见的结果才是最可信的”。
三是要坚持执着追求,善于团结协作。钟院士与营员们畅谈“进取观”。谈到成功,钟院士认为,执着的追求是关键,院士回忆自1993年起,他带队研究治疗肺癌的药物,虽然研发过程有诸多困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攻坚克难,这一干,就是30年,2022年才终于获批。院士说“在科学研究中坚持一个方向,用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追求一件事至关重要”;钟南山院士还强调,搞科学研究,协作与合群也很重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团结协作才能够获得成就”。我们要坚持协作,跨学科跨部门把力量联合起来把事情共同做好。
在院士面对面互动交流环节,营员们纷纷就医学初心坚守、研究方向选择、临床与基础结合等方面踊跃提问,钟南山院士耐心用自己青年时期的求学与工作经历逐一解答,勉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坚持对学术的不懈追求,注重学科交叉,培养进取心,积极探索、不断深耕!
冉丕鑫副主任最后总结发言。他强调,在长期的创新和实践中,钟院士倡导的“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在广医早已升华为南山精神,希望同学们趁着这次夏令营的机会能好好感受理解南山精神的内涵: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他希望同学们未来在医学与科研的道路上能传承与弘扬南山精神,将其内化为一种强大的前进力量,主动担当,勇于作为!
名师讲堂,授业解惑
为使营员们深入了解实验室的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了解,卢文菊教授、吕嘉春教授、杨子峰教授团队林正诗教授、李时悦教授、王磊研究员、陶爱林教授、关伟杰研究员等作为代表分别开展专题讲座,与学员们分享了各自研究方向亮点工作及最新科研成果。讲座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度高,内容丰富,参与性强,贯穿对学术研究方法和科研思维的探讨,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讲座期间,同学们积极提问,热情高涨,教授们风趣幽默的交谈以及深入浅出的解惑使营员们受益匪浅,现场的交流氛围热烈融洽。
本次夏令营对全体营员来说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个全新的成长机会,学员们认真聆听了教授们讲解的学术前沿,不仅能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储备,还能很好地激发思考,碰撞出更多的创新想法。形成对科研学习的热爱,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卢文菊教授作《慢阻肺及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与精准诊治系列研究》专题讲座
吕嘉春教授作《一张图搞懂统计学》专题讲座
杨子峰教授团队林正诗教授作《中西医防治重大呼吸传染病》专题讲座
李时悦教授作《实用呼吸内镜技术进展》专题讲座
周承志教授作《未来已来:临床科研新方向“重症肺癌”“肿瘤治疗相关肺损伤”“肿瘤呼吸病学”——呼吸学科发展新领域》专题讲座
王磊研究员作《粘液纤毛清除与呼吸疾病》专题讲座
陶爱林教授作《过敏性疾病是诸多重大疾病的连通器和前哨》专题讲座
关伟杰研究员线上作《高质量临床研究的设计》专题讲座
特色活动,启智润心
夏令营期间,实验室邀请了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郭子强主任为营员们详细介绍了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培养方案、报考注意事项等,使营员们充分了解研究生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帮助营员进一步细化未来学习规划。
在往期优秀营员交流环节,博士后杨宇琼、硕士研究生纪小龙分别讲述了自己参加夏令营的经历,并通过分享在实验室科研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让营员们真切感受到实验室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
夏令营期间,营员们近距离参观了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实验室、实验室产学研基地佛山转化中心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等,与科研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实地感受实验室的平台资源、学科优势、学术氛围及科研环境。

此外,实验室还组织营员们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珠江夜游等,打卡广州标志性建筑,带领同学们感受羊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
7月20日上午,暑期夏令营综合面试在越秀校区进行。两个专业面试组分别从专业基础、科研潜力、外语能力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对营员们进行综合考察。
圆满结营,携梦起航
7月21日上午,本期夏令营圆满落下帷幕。在结营仪式上,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陈涛表示希望通过本期夏令营坚定同学们选择来实验室进一步深造的决心,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定位,选择专业和发展方向,不断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融合,追求卓越,励志高远,努力做一名“大医”、“大家”。
实验室副主任何慧婵、办公室主任陈涛分别为夏令营优秀营员颁发证书。
优秀营员代表陈天围绕“震撼、用心、和谐”三个词语分享了参加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
何慧婵副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对为本次夏令营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老师、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营员们的出色表现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希望每位学员能够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坚守医学初心,担当健康使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2023年第九期暑期夏令营圆满落幕。短暂的相逢,不仅让学员们开拓眼界,增长学识,对自己未来的学术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和学科优势,切身体会到了实验室的学术传统和人文氛围。青山不改水长流,期盼明年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之时,学子们都能圆梦广医,相聚实验室!